郝贵东委员:
您提出的关于《开发“大运河”文化、改造陶山老街及筹建徐万仓遗址博物馆(公园)的建议》提案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近年来,馆陶县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抢救工作,特别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、老街保护性建设、方面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,全面落实省市相关工作部署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
一、开发“大运河”文化
(一)加强对大运河文化带的规划编制
编制了《馆陶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规划》,绘制了《馆陶县大运河重大工程、旅游景点分布图》,确定了“一廊一带两镇多点”发展思路。“一廊”指40.5公里的卫运河西岸生态文化走廊;“一带”指37.5公里的永济河旅游观光带;“两镇”一是运河古镇陶山老街;二是永济水镇。“多点”,指众多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。
(二)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
一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。投资60余万元对汉代驸马坟进行了修缮,在驸马坟附近增加公主梳妆雕像,依托文物点,投资300余万元,建设了占地40亩的梳妆池公园。投资10余万元对全县所有文物点损坏的标志碑进行了更换。完成了王占元宗祠和故居修缮。配合省市文物部门,对古永济渠走向进行勘探。二是加强对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。改造提升了馆陶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。完成了馆陶木偶戏抢救性记录、馆陶四股弦传承发展、馆陶黑陶制作技艺振兴等各项工作。
(三)加强对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
为进一步推动全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,制定了《馆陶县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》。整合大运河沿线旅游资源,如馆陶博物馆、陶山老街、永济水镇、公主湖湿地公园等,打造卫运河水上旅游精品路线。着力打造了粮画小镇寿东村、羊洋花木小镇李沿村、黄瓜小镇翟庄村、教育小镇王桃园村等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亮点。
(四)加快对大运河文旅项目的推进
永济水镇建设项目正式启动。该项目位于永济河县城段西侧,南至金凤大道,北至青兰高速,西至106国道,东至永济河。规划占地900余亩,总投资50亿元。水镇内布局运河文化街区、永济县衙文化区、陶文化体验区等七大区域。建成后将成为集休闲生态旅游、运河文化体验、亲水娱乐、观光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运河文化展示基地、青少年传统文化。
二、老街保护性建设
(一)保护性建设老街的必要性
按照馆陶县城建设规划要求,在建设新城区的同时,也要兼顾老城区的发展,把馆陶历史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。恢复和保护馆陶老街,是馆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,不但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,也是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对王占元故居、王华云故居恢复和保护,具有名人效应,对扩大馆陶县的对外影响有一定积极作用。
老街内的文物遗存和遗址,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规模群体。作为文物来说,馆陶县这方面数量最多,价值最高,并且都集中在馆陶老街一带。对馆陶老街进行保护性建设,是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的具体举措,有利于文物保护项目申请立项,争取国家资金扶持。
(二)保护性建设老街的实施内容
坚持“修旧如旧”原则,现计划恢复和建设老街工作如下:
1、保留城关法庭、供销社、四合院等建筑,在原址修复;
2、修复老街内的所有文物遗存和遗址;
3、修建仿古步行街;
4、老街两头矗立仿古牌坊;
5、街东大堤下建设卫运河公园,浓缩馆陶古八景。
(三)存在困难、问题和解决方法
馆陶老街保护性建设是一项大工程,实施起来任务重,困难多,需要文化、土地、城建、文物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,必须妥善解决建设资金、征地、文物征集等诸多问题。
1、资金难题。可采取四种方式:(1)包装项目,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。这一点,文广局已经着手准备,并与省、市文物部门联系。(2)县财政划拨先期启动资金。(3)社会资助。鼓励社会有关人士投资。(4)市场运作。与相关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联系,洽谈合作意向。
2、征地难题。建设范围内的现有住户需搬迁,他们多为馆陶的老居民,虽然居住条件差,但对老屋心系牵挂,穷家难舍。可采取两种方式:(1)摸清底数。对于公属房屋私人占有的,由责权单位无条件收回;对有房产证和土地证的居民,按有关政策进行搬迁安置。(2)统一规划。对建设范围内的民居,不准再做任何翻修,不准进行任何建筑。
3、文物收集难题。与老街有关的文物散落较广,征集任务大,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,对拒不上交的,结合公安部门强制上交。
三、筹建徐万仓遗址博物馆(公园)
漳卫合流地,运河古渡口。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血脉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。千百年来,卫运河堤坝蜿蜒、漫江碧透、波澜壮阔,堤内千帆竞发、百舸争流、漕运发达。堤外孕育护佑着历史上粮草仓储重地、古渡口——徐万仓村。具体实施计划如下:
(一)目前正在同邯郸市文保所积极沟通,争取按照“高起点规划、高质量建设、高水准展陈”要求,将闸口西北方向一处宅基进行全面拆除,建设大运河民俗文化博物馆,仿古建筑,内部陈列民间与大运河漕运、粮仓、码头相关的生产生活物品,陈述大运河文化。进行博物馆建筑设计和展陈工作,着力打造最能反映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工程。
(二)沿线进行绿化,河堤东岸种植花期较长的花草,例如,高杆月季花等;河堤西岸种植树木,做好长远打算。
(三)沿线有碍观瞻的建筑予以拆除;民居全部拆墙透绿,种植花草,例如,爬山虎、柿子树等。
(四)建设1-2个粮仓模型;在已发掘粮仓周围种上树实施保护。
(五)挖掘百年古桑树文化,包装打造古桑故事,四周高标准围挡实施保护。
全面全力打造徐万仓村美丽乡村,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是主街道、胡同全面改造提升,文化广场建设、村“两室”建设、人文景观建设、墙体文化、特色商店等。
徐万仓大运河生态文化园建设将为馆陶县增光添彩,更为传承大运河灿烂文化提供了载体。
馆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2021年12月3日